- 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
- 真题2011-Z017 慢性肾衰竭消化系统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
-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多饮水的主要目的是
- 诊断肾病综合征必备的条件是
- 慢性肾炎患者长期低优质蛋白饮食还需补充的是
- 患者,女,58岁。确诊慢性肾小球炎10余年,近1周来出现双下肢水肿加重,入院后应选用的胶体溶液为
- 刘女士,35岁。昨晚突发尿频、尿急和尿痛,伴下腹疼痛,首先考虑的检査为
- 患者,男,65岁。患肾盂肾炎4年,今因腰痛、低热就诊。其中与发病密切相关的护理资料是
- 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
- 尿中出现蜡样管型提示
- 关于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,下列描述正确的是
-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及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
- 患者,男,48岁。房屋坍塌致大腿挤压伤、急性肾衰竭。按原因分类其肾衰竭属于
- 主要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是
-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原则不包括
- 产生肾炎性水肿的主要机理为
- 关于尿细菌定量培养的叙述,不正确的是
- 尿崩症引起的多尿,尿量一般是
-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中意义最大的是
- 慢性肾炎的必有的表现是
-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是
- 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表现是
- 患者,女,26岁。突然发热,一天后出现肉眼血尿,无尿频、尿痛,化验尿常规蛋白(+),红细胞30~40个/HP,白细胞10~20个/HP。为尽早明确诊断,检查应首选
-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
- 镜下血尿是指离心沉淀的尿沉渣中,每高倍视野的红细胞数超过
- 患者,男,35岁。拟诊为慢性肾炎10年,发热、咽痛1周,鼻出血3天入院。体检:血压150/90mmHg,血红蛋白70g/L,尿蛋白(++),小便潜血(+),血清肌酐801μmol/L。该患者贫血的原因除去下列哪项
- 下列关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措施中,其作用是纠正酸中毒,又防止手足抽搐的是
- ITP的临床特点是
- 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
- 患者男,56岁,诊断肾功能衰竭,伴有高尿酸血症,医嘱每周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,第二次行透析治疗过程中,患者诉头痛,恶心,伴呕吐,继而出现抽搐,意识不清。此时患者可能出现
-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
- 肾病综合征最典型的表现是
-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
- 白血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
-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是
- 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
-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病因是
- 为延缓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减退,应选择的饮食是
-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
- 患者,女,26岁。产后第三天出现寒战高热,尿急尿频。查体:体温39℃,肋脊角压痛,肾区叩击痛明显。血白细胞16×109/L,尿沉渣镜检:白细胞5个/HP,红细胞6个/HP,白细胞管型5个/HP。引起患者感染的致病菌最可能是( )
- 贫血可发现
- 见于ITP的是
- 再生障碍性贫血
- 田女士,52岁。蛋白尿10余年,主诉“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一周”入院;血肌酐750umol/L,尿素氮33.2mmol/L,血压190/110mmHg,诊断为慢性肾衰竭。目前认为,导致该病人出现慢性肾衰竭的最可能的病因是
- 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
- 急性白血病
-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( )
- 真题2011-J09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相关因素是
-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
- 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( )